中国4200万家企业需要精益生产;全球70亿人都需要精益思维;
学精益,就上环球精益网
  • 精益管理名词解释大全

    本月热词:

    栏目分类
    热门精益质量文章推荐

    主页 > 精益质量 > INTRODUCE

    精益质量管理模型五大法宝

    2019-10-11 23:31 作者:snrxa1209 来源:未知 浏览: 我要评论 (条) 字号:

    摘要:精益质量管理由五大子系统组成,分别为员工职业化、生产系统化、工序标准化、度量精细化、改进持续化,这五方面是企业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五大法宝。 这五大法宝各自又由相关要素组成,从而使精益质量管理形成体系。 1、员工职业化 精益质量管理五大法宝之一

    精益质量管理模型五大法宝



    精益质量管理由五大子系统组成,分别为员工职业化、生产系统化、工序标准化、度量精细化、改进持续化,这五方面是企业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五大法宝。
     
    这五大法宝各自又由相关要素组成,从而使精益质量管理形成体系。
     
     
     
      1、员工职业化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五大法宝之一是员工职业化。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将员工职业化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,这是与精益生产、六西格玛、ISO9000体系的一个显著区别。精益质量管理借鉴有关管理革新项目成败经验教训,将员工职业化作为推行精益质量管理革新的首要关键要素。
     
    精益生产(LP)模式源于日本,几乎是丰田生产方式(Toyota Production System,TPS)的代名词,精益生产模式先天打上了日本企业文化的烙印,其体系架构是基于日本企业文化特征设定的。精益生产中5S提到了员工素养,提到了多能工,这几方面还不充分,力度还不够。在工业化成熟的国家和地方,谈职业化如同我们现在还谈上班不要迟到,已属起码的职业行为,而我国员工职业化与西方相比差距却很大,应该大力倡导和提升。许多西方理论方法在我国水土不服,这与我国企业整体职业化水平偏低不无关系,精益生产推行难度大固然有多种原因,把员工职业化这道障碍大力克服应是企业必选的重要措施。
     
      2、生产系统化
     
    生产系统化是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第二大法宝,是精益质量管理的核心子系统。
     
    其研究对象是生产作业系统,系统化的涵义就要是从作业系统全局寻求影响质量、效率、成本的全局性关键因素,采用系统化的方法寻求问题的根本解决,以达到作业系统质量、效率、成本的综合改善。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生产系统化主要借鉴了精益生产的主要工具和方法,但有所不足。生产系统化重点工具包括:JIT/MRP、生产布局、自动化、标准化、5S、目视/看板等。其中JIT/MRP是涉及生产系统全局的软性关键要素,生产布局是涉及生产系统全局的硬性关键要素,均对生产效率有着全局性影响。自働化、标准化对质量和效率均有重要影响,其中标准化则涉及更广泛,重要性相对更突出,是精益质量管理的第三大法宝。5S、目视、看板等均是保证生产系统作业效率的重要工具。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倡导的生产系统化以精益生产思想和工具为主体, 并开放引入MRP作为实现精益管理的重要工具,目标均是为寻求作业系统质量、效率、成本的综合改善,而非局限于丰田生产方式所用工具。
     
       3、工序标准化
     
    工序标准化是推行精益质量管理的第三大法宝,工序标准化也是生产系统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     
    将工序标准化列为精益质量管理的第三大法宝,是基于工序在生产过程的重要地位。工序是产品形成过程的基本单位,工序质量直接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。工序质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,概括起来主要有六个方面,即5M1E(人、机、料、法、环、测),构成工序标准化的六大要素。
     
    工序质量受5M1E因素的影响,5M1E因素又受外围相关工作质量的影响。工序标准化要求5M1E要素标准化,也隐含着对5M1E外围相关工作标准化的要求。工序标准化就是要通过5M1E要素的标准化保障工序质量和效率。
     
    工序质量的重要评价指标是工序能力指数,工序质量直观结果表现为合格率、单位工时等指标。工序质量也可通过直方图控制图进行评价和分析。工序质量受5M1E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能反映外部因素的变化,工序质量的易评价性就可促进对5M1E及外围工作的有效评价和改善。
     
    4、度量精细化
     
    度量精细化是精益质量管理的第四大法宝。
     
    度量是六西格玛管理和ISO9000质量体系特别强调的管理要求,在生产管理中常以统计一词表达相关生产结果。度量与统计是有区别的,度量隐含着与标准的比照,数据结果是处于坐标系中的。而统计则未强调与标准的比照,对偏差常不作深究。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综合精益生产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各自所优点,充分认识到度量对工作改善的重要意义,将度量精细化作为精益质量管理的第四大法宝。度量精细化主要包括六类指标:西格玛水平(Z)、工序能力指数( Cpk)、 合格率(FTY、RTY)、不良质量成本(COPQ)、价值识别度量、浪费识别度量。
     
    精益生产提出了价值原则,提出了生产中的七项浪费。六西格玛管理提出了不良质量成本(COPQ)。围绕价值、成本和浪费,精益生产与六西格玛均力图实现改善。精益质量管理综合研究生产作业系统,将寻求作业系统质量、效率、成本综合改善作为目标。精益质量管理针对作业系统就可实现博采众长,取长补短。
     
      5、改进持续化
     
    改进持续化是精益质量管理第五大法宝。
     
    持续改进是精益生产、六西格玛、ISO9000体系共同强调的理念。改进持续化在精益质量管理中起承前启后作用,是度量精细化的延续和要求,缺少改进持续化则度量的作用将削减,而员工职业化、生产系统化、工序标准化则会缺少新的活力和要求,管理将止步不前甚至于倒退。
     
    精益质量管理强调改进持续化,除理念倡导外还包含具体的构成要素和保障条件。改进持续化主要包括如下六类要素:市场意识、领导作用、全员参与、工具方法、测量评价、奖惩措施。这六类措施是改进持续化的保障条件。
     
    市场意识影响改进持续性的动力强弱,影响改进标杆的高与低;领导作用影响改进持续性的组织力度和资源配置;全员参与赋予改进持续性以群众基础和团队力量;工具方法是改进持续性的方法体系,5W1HPDCAQC小组、改进小组、六西格玛项目等均是促进改进持续性的工具方法;测量评价是将改进持续性纳入测量和管理中,让改进持续性因测量和评价而焕发生机和活力;奖惩措施将改进持续性纳入管理和激励体系中,是测量评价的延续和要求,促进改进真正实现持续性。
    (责任编辑:环球精益网)
    顶一下
    (1)
    100%
    踩一下
    (0)
    0%
    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特别说明

    此处放横条广告

    ◎最新评论
     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
        表  情:
        评论内容:
        *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,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! Ctrl+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

        精益疑问
        免费咨询

        一键加群交流

        石老师

        18970479044